中服新闻

阿福先生:2016年总结——服装行业拐点

  王家卫说过,太极有“十年开一宗”的讲法,是说十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宗师,但要成为“一代宗师”,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1. 见自己;影片中章子怡说的“不迷不成家”

  2. 见天地;就是心里要装得下世界

  3. 见众生;就是要把学过的东西回馈众生

  中国服装行业持续发展下去,未来一定会出现“宗师”级品牌,2016年他们已经在路上坚毅前行,之所以坚定,是他们在“见自己”的阶段,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在“见天地”的时候又知道别人是谁;

  以前,服装行业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老四啃骨头,“品牌阶级”分明,难以跨越,2016年中国服装进入"顾客中心化"时代,有些小个子也有肉吃,“巨婴”一样的大块头却连汤都喝不上,阶层被打破,你很难搞清楚某个品牌他算老几;

  接下来以旁观者的角度,胡侃一下2016年服装行业中的天地。友情提醒:以下观点与数据并非***严谨,仅提供一种看问题的角度

一、“城市化进程”下的服装行业

  GDP增长从10%下降到6.6%,服装行业越来越难? NO,以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化率做对比:

  1. 日本人1.259亿,城市化率92%,1.158亿人生活在城市,优衣库在日本开店831家,平均5328万***/店;

  2. 中国人13.678亿,城市化率56%,7.66亿人生活在城市,中国可以开多少家优衣库?

  按城市人口比例算是5497家优衣库,这正是日本首富柳井正疯狂扩张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

  城市化率每年1%的中国服装行业,2016年发生了什么呢? 5个关键词:降价、关店、迭代、收购和扩张;

  A.降价

  1.国外品牌降价;ZARA在2015年底降低吊牌价30%,H&M等紧随其后,就连高冷的无印良品也不得不降价;

  2.新品牌低定价;新品牌倍率多在5倍左右,这比以前7~10倍低了不少,成本100元产品,以前标价699~999元,现在可能499元,这就是所谓的性价比;

  当然了,降价潮中也有另类,优衣库和OYSHO逆势提价,前者疑似在为副牌GU让路,后者则可能与“被动开店速度过快”有关;

  B. 关店

  1.国际品牌关店;Zegna关店15家、Prada关店4家、Burberry关店5家、LV关店2家、玛莎关店10家退出中国......刷脸时代宣告结束;

  2.国内老牌关店;百丽、达芙妮、波司登等品牌2016年关店均超过500家,李宁也有数量不小的关店,“巨婴”,说得就是你们;

  C.迭代

  1.品牌主迭代升级;老品牌主进化后,以新角色出现在大众视野,比如“啊呀呀”的升级加强版“名创优品”,出自迭代后广州阿富之手;

  2.零售商与经理人自立;行业中浸淫多年的经理人与零售商,一个个的憋了个大招,比如说HPLY荷比俪、EUROLOOK优洛可、N-ONE等等等等;

  D.收购

  1.收购国外品牌;服装品牌上市后,靠并购品牌维持增长,比如说歌力思收了Laurel、IRO、Ed Hardy;以及被人说是“蛇吞象”的维格娜丝收购小熊维尼;

  2.收购国内品牌;Koradior珂莱蒂尔收购CADIDL卡迪黛尔;

  E.扩张

  1.国外大众品牌;优衣库、ZARA、H&M等国外优秀品牌2016扩张速度虽有所放慢,带着副线品牌一起扩张中国市场的主旋律一直没变;

  2.国内大众品牌;海澜之家2016年开店972家,这个开法,估计只有万达广场可以与之媲美了;

  3.新兴大众品牌;新品牌一年开店过百家的也有,如EIMICHS艾蜜雪等;

  综上所述,2016年扩张的品牌,呈现一个共性——服务“中低收入者”顾客群,这正是“城市化进程”新居民的典型特征,几句话总结:

  1.新居民进城,他们的衣食娱乐带动大众品牌与购物中心双双增长;

  2.购物中心崛起,导致中高端品牌顾客分流,加快传统百货衰退;

  3.品牌顾客分流,争抢客源导致顾客期望值越来越高,更难侍候;

  4.顾客期望升高,迫使品牌向专业零售转型;

  二、"新零售"下的"品牌世界"

  马云先生玩了个新概念——新零售,引来业界疯狂解读,"新零售"只是个名词,叫"新零售"或"真零售"都不重要,丛林还是那片丛林,我只关心活跃其间的"动物"们.

  1.跑偏的优衣库

  跑偏之1——忘了初心;优衣库从***“提供便宜的高性价比大众服装”,到现在的疯狂追逐“世界***”,反观ZARA则一直在“为工作女性提供时尚服饰”;

  叔本华曾经曰过:刻意追求的东西,或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前半句送给优衣库,后半句适合ZARA......

  跑偏之2——逆势提价;优衣库2016年提价,应该和副牌GU进入中国有关,优衣库提价后,可以和GU形成价差,错开顾客群,类似的事情,欧时力与5+也干过,不过是错开色调,欧时力浅淡,5+鲜艳;

  事实早已证明,中国顾客这么多,是可以容得下双子星品牌的,如ONLY和VERO MODA,以及OPPO和VIVO,都是在同客群中双星闪耀,所以GU和优衣库完全可以走O&V之路;

  2.中国版UNIQLO优衣库会是谁?

  优衣库以平均900平方米面积,拿下5000万/年的单店业绩,源于中国市场几乎没有竟争对手,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版优衣库”的品牌有两个——海澜之家和森马;

  海澜之家和森马都可以算得上基本款品牌,而且都和优衣库曾经的某个阶段相似,两者只需要在品类上进行扩充,就会和优衣库更近了;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森马2000平米新店的照片, 浓浓的ZARA味,感觉森马有点跑偏了,ZARA不是美邦的未来,同样也不是森马的未来;

  海澜之家,就看你的了。。。你的了。。。

  3.ZARA与H&M可怕之处

  很多人认为ZARA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强大的供应链快速反应系统,我不敢苟同, 如果将ZARA的供应链和你的品牌无缝对接,连飞机也给你,而你的品牌,在全国店铺销售很慢,你供应链再快又有毛用呢?

  ZARA与H&M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产品销售速度极快

  为何会快呢? 一是顾客想买什么,他就卖什么;二是顾客想什么价格,他就有什么价格;这种思路,生意永远都好做,这才是他们占稳世界***和世界第二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的品牌,每天卖出100万件产品,你也可以搭建类似于ZARA和H&M的供应链体系,别把逻辑搞反了!

  4.中国版ZARA会是谁?

  中国版ZARA会是谁? 很多人认为会是UR,因为UR最像ZARA,呵呵,长得像明星,并不代表会成为明星,你见过哪个明星的模仿者成为明星了吗? 声明一下,我并不是黑UR,我买过UR产品比ZARA还多;

  长得太像ZARA才是UR最致命的短板,学习借鉴的***境界,是“神似而形不似”,比如说Marisfrolg玛丝菲尔之于MaxMara,以及PEACEBIRD太平鸟之于ZARA;

  如果将PEACEBIRD太平鸟男装、女装、儿童装等4~5个品牌开在一家2~3层楼的大店里,和ZARA的MAN、WOMEN、BASIC、KIDS、TRF像不像?

  可能你会质疑PEACEBIRD太平鸟与ZARA的价格差异,呵呵,吊牌价,那还是问题吗?

  5.凡客还能转身吗?

  中国服装行业每年新增库存200亿件左右,是需要“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别看奥特莱斯越开越多,天猫双11屡破纪录,唯品会如日中天,却依然解决不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库存问题;

  唯品会的成功,正是靠库存,唯品会解决的是库存深度,在中国服装行业库存比例中,占比非常之小,解决库存宽度与动态平衡,才能解决整个服装行业的产能过剩;

  现在的凡客,就如同钻进了死胡同里的一条狗,一时半会儿出不来,曾为库存所累的凡客重现辉煌,可能还得靠“库存”;倘若凡客着手库存宽度,正好和唯品会形成差异互补,此事若成,凡重回颠峰不再是痴人说梦;

  山峰就在那里,凡客和陈年老师能否上得去? 已经不重要了,迟早有人会上去;

  6."七匹狼"们会不会降价?

  任何一个服装品牌要想持续较长时间,在顾客群体经营上,就应该是流动的,有出有进,这叫“流水不腐”,如今的七匹狼们,顾客“流入”方面有点少;

  如今信息泛滥年代,这些名满天下的老品牌们,被不少人先入为主的拒之门外,40多岁的70后男人是指望不上了,80后和90后呢? 可以指望吗?

  “青黄不接”的老男装们,除了产品年轻化,也许还可以“降低定位获取低端顾客”,你觉得呢?

  7.中国版“IT”何时出现?

  设计师纷纷独立自主、买手店如火如荼的2016年,已然具备“中国版IT”诞生的土壤,市场上最有可能的品牌是谁? N-ONE算一个;

  出现才短短一年,已呈现勃勃生机,俨然成为众多渠道的抢手品牌,且商场扣点才13%~17%之间,凭什么? 稀有嘛;

  好啦,老领导的马屁拍完了,接下来要说点不好听的了;

  N-ONE的确是“目前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版IT”的品牌,前提是不出什么幺蛾子才行,如果先行者一定会成为***的话,那么大女装前三应该是宝姿、白领和歌力思…….然而她们早被挤出前三;

  所以,N-ONE能不能成为“中国版IT”,我不太关心,我比较关心成为“中国版IT”的品牌是N-ONE还是N-2,又或者N-3…….

  8.下一个“伊芙丽”模式会是谁?

  偌大一个中国,任何一个服装品牌,要想建立一支强大的自营零售团队,都是难于登天,放眼望去,能在全国建立强大自营团队的品牌没几个;

  伊芙丽模式,将重点人力用在3、5家店铺,带到500万/年以上,再来选择加盟商,通过优质加盟商,将店铺开到全国各地;

  试想一个,如果伊芙丽的众多加盟商都非常牛逼,分别在各自的省份建立了上百家店铺的自营团队,那是什么模式?

  没错,就是“哥弟模式”,可以说“伊芙丽模式”是“哥弟模式”的初级版,就是这样的"初级版哥弟",整个中国都没几个,下一个“伊芙丽”会是谁呢?

  9.浪潮下的“渔牌”会怎样?

  十几年前就已经“浓浓中国风”的渔牌,一直是大家心中的小众品牌,其加盟商单店业绩***的店铺在成都,1600万/年,但不少加盟商却把“渔”当作小牌子;

  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品牌,她在中国市场上,几乎没有竟争对手,过去十多年,一直走在没有同伴的小路上,不受侵扰,是“见自己”的一个成功典型;

  你不打扰别人,并不代表别人不打扰你,未来三五年,“中国风”这条路上,会挤来很多人,渔牌,是会被人推上头把交椅? 亦或是被人甩在身后?

  前面有个很好的前车之鉴——例外,曾经的先行者,如今早已被ICICLE等多个品牌越过;

  三、行内专业职能变化

  1.商品——"款价量"结构调整之路

  中国纺织网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生产服装299亿件,销售才90多亿件,极低价向国外处理了80多亿件,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什么呢?

  产销率30%(90亿/299亿),说明商品经营整体水平粗犷,中国商品人才奇缺;13亿中国人,年购买90亿件,平均7件/人/年,一季不到2件,这种消费情绪背后,说明国人购买需求未被满足;

  一边是消费者没买够,一边是品牌没卖够,什么原因? 商品经营没以顾客为中心嘛,这一点上,ZARA与H&M是宗师级别,服装行业将迎来较长时间的“款价量”结构调整之路;

  a).款——"后彩色"时代

  国内有2、3个品牌做过24色多彩T恤,如果没记错的话,是佐丹奴、班尼路和七匹狼,这些不符合国人肤色与穿着习惯的色彩,产销率如何?

  你只需在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场合随手拍几张照片(如下图),数数穿彩色、基本色和花色的人数,你会发现穿彩色的人数不足10%,当然啦,奥运会等体育场所除外;

  国内品牌店铺,彩色产品较以前少了许多,不少新晋品牌店内甚至只能看到1个彩色,这就是所谓的“后彩色时代”

  b).价——“交叉比率”时代

  我不打算解释什么是交叉比率,仅以优衣库中国为例,149元的衬衫,毛利率高且周转快,除衬衫外,优衣库还有很多产品标价149元,在日本本土这个数字是1990日元;

  品牌提价与降价,必然会分析交叉比率,重视数据的优衣库,竟然在2016年凭感觉提价,最后大规模降价来擦屁股,

  这件事告诉我们,数据就是上帝的手稿,最不济也能当手纸用;国内服装定价,分析交叉比率的品牌不多,不多,不多......

  c).量——动态平衡时代

  假设你去年生产10万件衣服,只销掉8万件,却处理掉了2万件旧货,没有产生库存增量,这就是动态平衡,美邦前两年库存高企,可以看出每年的库存增量不会少;

  库存经营要做到动态平衡,从商品企划时“定量”、到零售强化,再到末期的减价加速,每一环都在考验人的专业性;

  最后说一句,商品经营(MD)的“款价量”结构调整时代才刚刚开始

  2.空间规划——“Ochirly欧时力”的模仿者成功了吗?

  十年前,Ochirly欧时力大热(下图),其店铺形象模仿者大批出现,白色光面货架大热;

  十多年过去了,当初模仿Ochirly欧时力的众多品牌,没有一个能和Ochirly欧时力平起平坐,他们连自己都没搞懂(见自己),何谈看懂欧时力(见天地);

  Ochirly欧时力的那一代店铺形象的核心优势,是空间规划(SD),畅销区均被合理利用,且没有滞销区(死角),更换新形象后的Ochirly欧时力,依然将这一核心优势给传承了下来;

  整个服装行业来看,能做到全国店铺“360度无死角”的品牌没几个,欧时力公司(赫基集团)占了一半;当然啦,他们的短板也很突出,比如说陈列,在此不做详细解读;

  3.VIP折扣——存在就一定合理吗?

  中国服装市场,从***的ESPRIT、班尼路、佐丹路开始,“VIP会员折扣”就一直存在,以致于原本没有会员折扣的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不得不入乡随俗,但存在就一定是合理的吗?

  不一定,要知道一个事实,全世界有"VIP折扣"的品牌,就和“收费公路”一样,95%以上在中国,这个事实会改变吗?

  当然会,除了ZARA、H&M和优衣库等品牌在中国没有VIP折扣以外,国内一些新兴品牌也加入了这一阵营,如UR、Hotwind热风、ASOBIO等品牌,必须给他们点个赞;

  在会员折扣方面,有个不得不说的品牌,那就是GIRDEAR哥弟,所有顾客一视同仁,全都9折,在VIP折扣风行的中国市场,这是极高明的一种手法 ;

  清王朝末期,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及手下不贪腐,另一方面却带着大把的银票回朝中四处打点,这种做法,既坚持自己原则,又迎合社会大环境,后人评价曾国藩内圣外王;

  而哥弟的全面9折,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不打折,既坚持原则,又迎合全国品牌都有VIP折扣的社会大环境,有点儿曾国藩的调调,高!

  在“见众生”的路上,有几个品牌号称是“中国服装行业的黄埔军校”,但他们对服装行业的贡献,没一个比得上这家***公司,甚至都不如ESPRIT;

  言归正传,折扣型品牌没有未来!

  4.模式——全自营模式的命门在哪?

  近两年,某些品牌为了各种目的,纷纷扩大自营店铺比例,再加上某些“同行”宣扬“中间环节消失”,让有些加盟商人人自危,部分品牌真的"过河拆桥";

  殊不知,中国版图之大(960万平方公里),和整个欧洲44国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相近,试问谁能将自营团队建到全国?,做到又能维持多久? 成本之大能否承受?

  所以,全自营模式,极少有品牌能够驾驭,中国古代的大秦帝国就是全自营模式,配备有大量的自营团队统一管理,换到秦二世就黄了,什么原因? 老板嘛!

  历史上的周朝为“代理商模式”,持续了近800年,后来被“代理商”秦始皇接管,改为“全自营模式”后,15年玩完;后面的大汉王朝又改为直营+代理模式,省代闹事(七王之乱)后,又收回自营;职业经理人自创品牌的李唐王朝,全自营模式后来也放了代理(节度使)......

  研究发现,全自营模式对老板的要求***,老板就是全自营模式的命门,老板靠谱了,什么模式都玩得转;老板稍稍不着调,那就别折腾了;

  所以,省代并不会在中国消失,而那种"只会赚差价"的省代才会消失,专业成长就成了省代们以后的***命题;

  2016年结束语:

  当下的中国服装行业,卖方没卖够(平均产销率30%),买方没买够(平均7件/人/年),这就好像你家冰箱里放满各种食物,老婆孩子却叫嚷着没东西吃,这不矛盾吗?

  韩寒曾经曰过:“中国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商,和官员们不断下降的道德之间的矛盾”

  中国服装行业现阶段的主要求矛盾是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期望值,与行业停滞不前的专业水准之间的矛盾!

  • 欢迎给贵品牌留言,以便尽快获得回复。
  • 点击快速留言
  • 您的姓名:
  • 您的手机号码:
  • 输入手机验证码:
  • 开店经验:请在下方点选
    • 1-3年
    • 3-5年
    • 5年以上
  • 已有店铺:请在下方点选
    • 50㎡以下
    • 50-100㎡
    • 100㎡以上
  •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服网服务条款》
  • 提交留言
丝珂
时尚女装
口碑指数 8993
艾丽哲
少淑女装
口碑指数 149607
例格
欧美女装
口碑指数 61282
以文
时尚女装
口碑指数 4654
伊纳芙
时尚女装
口碑指数 49216
PETVV
时尚女装
口碑指数 38111
石库门
时尚女装
口碑指数 5230
安那迪
时尚女装
口碑指数 163945
找品牌存风险 需谨慎和对比
网络实名:中服网 中服网版权所有 2001-2022

电脑版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1.B2-20171069

微信二维码
返回首页
招商 女装 男装 休闲装
运动装 童装 内衣
品牌 女装 男装 童装
内衣 休闲装 运动装
订货会 女装 男装 童装
内衣 休闲装 运动装
新闻 品牌 人物 产业
政经 商学院 活动
专题 品牌 人物 渠道
活动专题 招商专题
视频 访谈 衣手匠心 秀场
展会 国内 国际
女装 男装 鞋子 休闲装
杭州服装 深圳服装 北京服装 上海服装
企业 新款 供求